首页 / 学院要闻/ 正文
我校那些大学生村官的日子
  • 作者:黄聪
  • 时间:2009-09-09
  • 点击:6347
  • 来源:本站原创

他们都是“80后”,有知识、有热情、有干劲、有梦想,但最终选择的却是跟自己父辈同龄的人一起,肩负起带领一个村子致富的重担。他们白天四处奔波,谈项目、筹资金、协调矛盾。晚上,一个人躺在蚊子飞舞、没有互联网的房间里,却坚持着自己的岗位。

817,我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干部王猛带领市手工编织厂的技术人员到确山县蚁蜂镇相林村给留守妇女们进行手工编织技术培训。村民们热情高涨,积极地参加学习培训。看着经过学习钩织出来的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大家都激动不已。王猛自2008年以来到蚁蜂镇相林村任党支部副书记以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先后为村民组织种植、养殖、畜牧、手工钩织等致富技术培训30多场,不仅让村民们学到了致富技术,而且还给村民们带来了不少致富信息,受到了群众和当地领导的一致好评。

按理说,跟农民打交道,对于多数大学生村官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生长在农村,有些还是在本村或临近的村子里任职。然而,当他们真正从一个乡亲们眼中玩耍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了什么都管的村官以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其实只是个“小学生”,什么都得从头学起。

比如在广水新建街村,毕业于我校的祝小东一直为孩子们上学的事情头疼,因为先前规划通往村小学的一条路,修到一半的时候小学拆了,孩子们转到镇小学读书,结果路就只修了一半晾在那里,孩子们上学还是要走泥巴路,不少村民就说“村干部没用”。对于这些指责和不解,他们除了把委屈咽下去,还要接受教训,力争以后多方考虑、少受委屈。

很多村官是真正全心融入到自己的岗位上的,他们不计较回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做分内事。

这些天,劳店乡中学教学楼改造工程正热火朝天地施工。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当地一名大学生“村官”毅然捐出了大学期间的打工收入和结婚“喜钱”共计 9.7万元。这在当地传为美谈。

这名大学生“村官”叫郑振华,他便是2004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从大二起,他和几个同学开始利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销售手机卡、盒饭。几年下来,他不仅拥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还有了近4万元的收入。大学毕业后不久,郑振华和女友一道考取了滨州市一家银行,但最后他毅然放弃了这份令人眼热的工作,报名参加了大学生“村官”选聘,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层层遴选,成为劳店乡抱王村村委会主任助理。一到村里,郑振华就跑前跑后忙个不停。

 

郑振华近照

劳店中学有教学楼改造的计划,但因为资金短缺一直没有落实,郑振华听说后就一直念念不忘。今年 422 日,郑振华和女友喜结良缘。几天后,郑振华做了一件让大家为之感动的事情:他把结婚的“喜钱”和在大学的打工收入凑起来,一共 9.7万元,于428一并捐给了劳店中学教学楼改建工程。郑振华的父亲说:刚开始,振华把这个想法和家里人说时,大家都以为这是他一时冲动;后来,听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全家人觉得这是好事,就都同意了。

“当了将近一年的大学生村官,我深知农村孩子的艰苦。能为家乡教育做点事,我觉得很有意义。”郑振华笑着说。